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聚焦推動新階段高質量發展人才需求,做好人事管理工作,應將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同加快推進干部隊伍、人才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同全方位做好干部人才的發現、培養、評價、激勵等工作結合起來,推動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為建設忠誠干凈擔當、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提供決策支撐和智力支持,認真抓好崗位管理、人員聘用等重點工作,對提升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水平至關重要。
抓好崗位管理 科學設置崗位
一是要實行崗位競聘、完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新機制。堅持“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理念,強化用人機制建設,貫徹“以人為本”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科學人才觀,開展專業技術崗位競聘上崗;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注重工作實績與能力;堅持一線專業技術崗位工作人員優先聘用??蓪iT成立競聘上崗領導小組統一組織競聘、考核、管理,并接受社會監督。
二是要深入優化事業單位管理的資源配置。事業單位應結合實際工作環境,對崗位人員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以及知識結構進行優化,保障崗位與人才相互匹配,從而保障專業人員在與之對應的崗位上充分發揮自身特長,進而提高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的質量。事業單位可建立完善的人員晉升機制,給予優秀青年職工更多的晉升空間,使其熱情與動力得到充分發揮,避免出現人才流失的現象,從而使人事管理工作得以高效開展,促進人事管理工作的優化。事業單位可通過完善競聘上崗機制,從管理層面解決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通過采用公開競聘、差異性選聘等方式,結合績效開展考核,提升人事管理工作的質量。
三是要推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創新。事業單位可針對改革之后新設的機構,依據實際情況對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進行創新。如在首次招聘人員數量超過對應職位數額的情況下,可以打破職位數額的限制,暫時依照原有職位來進行聘用,并提供相對應的薪資待遇等。
更新管理理念 提升工作效率
為解決人事管理工作中管理理念滯后的問題,事業單位要不斷更新人事管理工作理念,滿足現代人力資源戰略的具體需求,促進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一是事業單位可通過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人事管理規劃,實時掌握自身人才儲備需要;通過設立人性化的崗位,充分挖掘人才潛在價值,進而使人員在崗位中更好地發揮自身能力與水平,促進人事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是事業單位可通過健全行政文化框架,結合法制建設內容擴展行政文化框架,發揮組織領導的模范帶頭作用,定期對新政策、新法規開展學習,從而規范人員的日常行為,使其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提升人事管理工作效率。
持續深入績效評估 合理運用評估成果
一是要精細化開展績效評估工作。鑒于事業單位的工作性質千差萬別,評估內容上要結合行業特性和業務特性來設定具體的評估細則,主要評估道德素質、能力、勤奮和誠實等方面,重點評估工作效益。
二是要在評估準則上結合實際。在評估準則上,根據實際情況細化和量化,在薪酬制度執行過程中,要結合效益評估,將效益薪資與評估成果緊密關聯。
三是要在評估方法上下功夫。根據事業單位管理職位、專業技術職位和勞動技能職位的不同性質,對職工進行分類評估。
四是要做好聘期評估。在評估周期上,分為日常評估、年度評估和聘期評估,年度評估以日常評估為基礎,通常在年底或年初進行;實行任期制的領導團隊和職工,則需要進行聘期評估。應合理并標準化地運用評估成果,將事業單位職工實際評估結果作為各種決策的參照,如工資發放、職位晉升和職務調整等。根據考評成績,嚴格執行考核制度,確保周期性獎勵和即時獎勵的執行,從而激發事業單位職工尊崗敬業、團隊協作等方面的積極性和創新性。
重視人員教育培訓 逐步提升能力素質
一是注重教育培訓的實際效果。教育培訓要有針對性、實效性,堅持務實管用原則,針對年輕干部特點,設置有關培訓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及各種傳媒渠道,增強教育培訓的實際效果,充分保證培訓數量、質量,切實提升年輕干部素質。
二是要注重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依據各個職位的能力需求,設定相關的教育策略,明確詳細內容,并根據新職工、在職職工和調職職工的需求設立在職教育及換崗教育等。要注重教育方式,可整合線上線下的資源,提升網絡教育效果,同時運用社會教育資源,引進和拓展,從而提升教育品質。
三是加強教育考核,提升職工能力素質。推行注冊化管理,建立教育記錄,詳細記錄教育情況和考核成果。提升教育的實際效果,根據每個職位的特性和任務要求,增加新技能學習,做到豐富教育內容、追蹤教育反饋,鼓勵職工積極參與,以保證教育順利進行,提升職工的專業技能和工作業績。
四是特別要加強對年輕干部的教育培養。把年輕干部教育培訓納入總體規劃,幫助年輕干部進一步提高綜合能力。通過適時舉辦青年干部培訓班,積極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參加上級單位青年干部培訓班、地方黨校以及上級舉辦的各類高層次培訓班,提升年輕干部的政治理論和業務水平,提升政治素養。深化拓展黨內學習教育的成果,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年輕干部到革命歷史、黨風廉政、中華傳統美德等現場教學基地接受教育。
建立激勵機制 激活創新工作積極性
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維度、跨層次的人才激勵體系,充分發揮人才作用。
一是要以單位目標和工作任務為依據,遵循“量才使用、用人所長”的原則,對人員展開管理配置和組織,用好人才遠比選拔人才重要。要系統安排崗位的輪流,安排更具有挑戰的任務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讓職工在完成工作任務后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二是要建立一套方法、精確的考評體系,引進現代化的業績考評方法,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及領導干部的德、才進行全面考評,對勤、績、廉進行全面評估;著重對工作的實績進行評估,通過評估為獎懲、崗位調整提供基礎依據。
三是以單位的發展、職工的發展為導向。單位要制訂長期發展規劃,讓職工了解未來的廣闊天地,在單位內部管理上也要營造出公平、公正的氛圍。年輕人很重視發展空間,要盡量給他們指明發展方向,為他們提供發展空間。
四是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制度。作為管理人員,要從人的精神需求入手,給每個職工展現自己才華的舞臺,要真誠地尊重、理解、關懷職工,從而使其潛能得到發揮。
編輯:關景勻 范江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