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 11月10日,重慶市水利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重慶召開。副市長鄭向東出席并講話,25位全國水利行業頂尖資深專家聚集一堂,為重慶市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會議指出,水利關系國計民生,在國家發展全局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治水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重慶推動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重慶市水利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國家有關部委及相關專家的傾力支持下,水利事業發展穩步向前,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保障。近年來,重慶水利打贏打好水旱災害防御硬仗,成功應對長江、嘉陵江、烏江13次編號洪水和428條次中小河流超警超保洪水,戰勝2020年長江、嘉陵江歷史罕見特大洪水和2022年極端罕見的旱情;提速推進重大水利工程落地,開工建設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藻渡水庫等7個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金佛山、觀景口水庫等大型工程蓄水投用,累計完成水利投資超1300億元、創歷史新高;不斷提升飲水安全保障水平,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實現動態清零,千人以上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提升到75%,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9%;持續推動三峽庫區高質量發展,“一縣一策”推動三峽庫區高質量發展,庫區區縣的地區生產總值實現較快增長,庫區危巖地災防治工作進入攻堅階段,三峽水庫蓄退水實現“零重大安全事故、零傷亡”;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豐都龍河成功創建全國示范河湖,永川臨江河、長壽桃花溪納入全國幸福河湖建設試點,7個區縣的水美鄉村建設試點,成為廣大市民休憩娛樂的好去處,整治河流管理保護問題上萬個,全市水土保持率從5年前的68.7%提高至70.4%。
會議強調,1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強調,專家是推進改革發展的重要智力資源,重慶市邀請全國水利行業的資深專家共同成立首屆重慶市水利專家委員會,是為了打造專家建言資政的重要平臺、推動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智庫、弘揚和培育水利科學家精神的重要陣地,推動重慶加快推進“一核兩網,百庫千川”水利行動,形成“一干多支、一核多點、三塔五引、多源互濟”的現代化水網新格局,為重慶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大活力,為新時代新征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宣讀了首屆重慶市水利專家委員會名單,為委員頒發聘書。專家委員會秘書處設在重慶市水利局,承擔日常工作。
重慶水利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后召開了重慶市水網建設規劃咨詢會議,專家們為《重慶水網建設規劃》積極建言獻策,為重慶市水網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和規劃保障。專家們認為《重慶水網建設規劃》本著科學落地“項目”、合理布局“通道”、超前預留“接口”的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思路,無縫銜接《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按照“一核兩網、百庫千川”水利行動,構建了“一干多支、一核多點、三塔五引、多源互濟”的重慶現代水網總體布局,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重慶市水網建設的總綱。
與會專家紛紛表示,將深化智庫功能,把決策咨詢作為工作的著力點;圍繞國家戰略,把政策研究作為工作的出發點;結合實際需求,把推動發展作為工作的落腳點,為重慶水利現代化建設保駕護航,為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提供有力智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