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非一日之功,更非一時可成。雖然該局在2018年已獲得“國家級水管單位”稱號,管理水平有了提升,但與山東黃河其他“國家級水管單位”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有著較大的進步空間。
該局在資金極度困難的前提下,本著“強化日常管護與集中力量辦大事相結合”的原則,在全力做好日常管護的同時,集中有限資金補齊工程短板,分年度打造亮點工程?!懊扛慕ㄒ惶幑こ?,就要有一處的效果,絕不能浪費一分錢!”該局分管工程管理的副局長劉振華經常這樣強調。
該局明確一名局領導對實施項目全過程負責,對每一次專項維修施工從立項到驗收通過進行全過程監督指導、管控,包括但不僅限于資金、質量、進度,真正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在2023年開展集中創建之前,通過實施朱丁莊控導工程、于樓控導工程等維修養護專項,補齊了部分工程管理短板,也為順利通過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水利部評價夯實了基礎。
工程面貌改善了,但更重要的是日常管護。該局建立管護人員與水政監察人員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在強化工程管護的同時,不斷強化執法監督。夏秋農忙時節,水政科、水政監察大隊、黃河派出所的同志們沖鋒在前,連續30余個晝夜堅守在黃河岸邊,對轄區范圍內違規曬糧、違法采砂等破壞黃河工程完整與威脅黃河防汛安全的行為堅決進行打擊。深化普法宣傳,利用宣傳車、標語、普法欄等方式,不斷增強沿黃群眾的法治意識,形成了“人人愛黃河,人人護大河”的良好氛圍。
溫柔普法與剛性執法相結合,有效阻止了轄區水事違法行為的發生,有力震懾了不法分子,不僅提升了工程管理水平,更為下一步創建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div>
發力,一核引領全提升
道雖遠,行則將至。
2023年春節假期結束后的第一周,該局召開工作會議,進一步安排部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水利部評價相關工作,要求全局干部職工以“開局就是沖刺”的態度,堅持“一核引領,雙輪驅動”的工作方針,全力做好創建“下半篇文章”。
黨建為“核”,引領發展。近年來,該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三對標一規劃”專項行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等,以“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為載體,不斷提升政治意識和政治站位。今年以來,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不斷擴充自選動作,做精做強“堤壩講堂”“黨員巡查班”等黨建特色品牌,總結提煉“三先三促”支部工作法,扎實開展“第一書記”駐村(社區)共駐共建、黨風廉政教育等活動,以黨建引領凝聚共識、匯集力量,筑牢梁山治黃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思想基礎。
“精”防汛要務,確保大河安瀾。汛前,該局組織技術人員全面開展工程普查、根石探測、河勢查勘等基礎工作,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簽訂《黃河防汛目標責任書》《黃河防汛社會團體儲備物資任務書》,修訂完善《黃河防洪預案》《黃河防洪工程搶險方案》等預案方案。軍地河三方攜手,組建黃河民兵,成立黃河專業搶險隊,建立“1+N”多元防汛物資保障體系,加強防汛培訓和演練。主汛期間,全面落實班壩責任制,強化值班巡查,根據汛情及時啟動職能組,全局上下一心,形成合力,筑牢防汛屏障。成功應對2023年黃河汛前調水調沙期間大流量過境,取得多次黃河中下游四級應急響應防御值守工作的勝利。6月,山東省省長周乃翔親臨梁山黃河,對該局的防汛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數成績,知付出。近年來,該局在防汛抗旱方面屢屢斬獲榮譽:被山東省委、省政府評選為黃河防汛搶險先進集體,1人榮獲黃委嘉獎,4人被評為山東河務局防汛先進個人。
“?!惫こ坦芾?,實現亮點紛呈。以“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工程管理為目標,以工程安全管理為中心,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始終保持工程完整與安全運行;細化優化“三冊一表一臺賬”,穩步推進標準化管理,實現工程面貌持續改善。建成臨河防浪林、堤肩行道林、淤區適生林及護堤地防護林為一體的生物防護體系,法桐、金枝槐、五角楓錯落有致,生態、經濟、防洪、社會和工程效益凸顯,整體工程邊界清晰,整潔美觀,工程面貌煥然一新;強化運行監管力度,細化維修養護實施細則與考評辦法,提升工程日常管理水平;積極打造精品工程與高品質景觀示范段,探索與實踐防洪工程人文生態建設;穩步推進“兩化”建設,有序提升基層段所發展質效。
借力,攜手沖刺為功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力打力可事半功倍。
在此次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水利部評價工作中,該局秉承“開門治河,同向發力,共同受益”的原則,不斷更新工作理念,緊盯時代潮流,靶向沖刺,憑著“弄潮兒向濤立”的勇氣,以“融”和“新”為抓手,為順利達成目標再上“雙保險”!
“融”即河地融合。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該局緊抓有利時機,主動當好黃河保護與發展“代言人”,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爭取政策支持,推動治黃事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近年來,梁山縣大力推進黃河灘區“清四亂”工作,整改完成380項水生態環境問題;對朱丁莊、蔡樓、于樓3處控導連壩路進行路面硬化,實施黃河灘區防汛應急道路修復工程13.75千米,在黃河靠水壩岸安裝路燈80盞;設置23名公益崗位進駐黃河堤防管理一線,建設梁山黃河警務指揮中心1處。梁山河務局機關順利實現搬遷,家屬院完成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干部職工工作、生活環境均有了明顯改善。
通過河地攜手,梁山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新”是科技治河。為給治黃事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該局積極落實“數字山東黃河”建設部署,加大“三個全覆蓋”和智巡APP的應用深度和廣度,搭建信息化平臺,涵蓋綜合管理、數字防汛、工程管理、水調管理、檔案管理、黃河文化六大模塊,打造黃河保護治理數字化新模式。
“您已進入危險區域,請盡快離開!”剛踏入路那里險工一處壩頭,突然發出的語音提示讓筆者猛然一驚。后經了解,原來是進入了電子圍欄范圍內,觸發了系統設定的安全提示。
經該局工程管理科工作人員張雯雯介紹,梁山黃河重要工程處均安裝了具有語音對講與電子圍欄功能的堤防視頻監控系統,在視頻監控覆蓋范圍內設置了電子圍欄,當有人進入電子圍欄內,視頻監控便發出語音提示,勸阻人員離開,真正實現了24小時全天在線監管。
單一智能設備的應用,雖然能取得一定成績,但是如果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則需要綜合運用。今年以來,該局以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水利部評價為契機,以“三個全覆蓋”深化應用為抓手,聯合山東黃河信息中心共同開發了“云黃河·梁山”綜合管理平臺。該平臺包含工程管理、防汛、水政執法等模塊,將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等功能整合,做到安全、高效、共享、便利,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輕點鼠標便可以全面掌握梁山黃河河道和工程情況,真正實現了“黃河一張圖”。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梁山黃河人迎風雨,冒嚴寒,戰酷暑,修堤防,整險工,建亮點……金秋九月是豐收的季節,他們用勤勞的雙手讓梁山黃河工程實現了蛻變。2023年9月21日,水利部專家組宣布:“梁山黃河河務局以947分的綜合得分順利通過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水利部評價!”這一天,是梁山黃河的高光時刻,更是梁山黃河人難以忘懷的時刻。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拼搏實干的梁山黃河人將繼續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矢志不移地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號召,滿懷光榮夢想,肩負時代擔當,以奮斗書寫青春,用汗水收獲幸福,為梁山治黃事業創造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圖片由梁山河務局提供)
責任編輯:時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