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躍人歡,一曲漁民號子響徹河湖兩岸。
春風化雨,涓涓普法細流浸潤群眾心田。
自“八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山東黃河東平湖管理局堅持法治宣傳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深入學法、精準普法,讓法治飛入尋常百姓家。
謀事在人 齊抓共管
“以持續提升干部職工和沿黃沿湖群眾法治素養為重點,以提高普法針對性、實效性為著力點,強調創新引領、突出特色、打造亮點,全力推動普法工作提質增效!”東平湖管理局主要負責人親自部署,吹響了東平湖法治建設的“集結號”。
精準普法,關鍵在人。該局逐級成立“八五”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在各單位、各部門確定了60名專職普法人員和82名普法聯絡員。同時,進一步整合各方力量,探索構建由教師、沿湖村民、社區人員等7支485名志愿者組成的網絡普法隊伍,迅速形成分工明晰、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隊伍“集結”完畢,該局乘勢而上,逐級編制印發“八五”普法規劃、各年度法治宣傳計劃以及“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專題普法方案,科學制定《“八五”普法規章制度》,普法工作的路線圖日漸清晰。
“我宣布,《黃河保護法》宣傳展覽活動啟動!”2月27日,泰安市副市長馬保文一聲令下,為期2周的主題展覽活動在泰安市政府大樓拉開帷幕,將“《黃河保護法》進政府”系列活動推向高潮。
該局緊緊抓住《黃河保護法》頒布施行的關鍵時機,多層次、多維度開展普法活動,深入開展法律“十進”,通過購置、編印各類普法學法教材,發放普法宣傳品、設立法律咨詢站、懸掛宣傳橫幅、書寫宣傳標語、張貼宣傳畫等形式,使沿黃沿湖30萬余人次受到教育。
育人以法 潤物無聲
“東平涉水面積廣,依法治理要加強。普法懂法先宣傳,俺是義務宣傳員……”東平湖管理局精心制作的普法短視頻《俺是水法宣傳員》以東平特色曲藝“端鼓腔”的形式進行演繹,網上一經發布,便深受大家喜愛。
該局水政科科長宋昌介紹,“端鼓腔”流入東平已有百年歷史,這種普法宣傳形式接地氣,自然也聚人氣。
法治潤黃河,核心在“潤”,就是要“潤物細無聲”,讓沿黃群眾“日用而不覺”。
拍攝普法短視頻,組織“沿著黃河去普法”剪紙、彩繪法治風箏活動……該局創新法治文化建設方式,讓越來越多根植于黃河文化、獨具黃河特色的作品走進人們的視野。
景中有法,“法”“景”融合。該局精心打造沿湖、沿運、沿黃流域法治文化帶,賦予秀美風光深厚的法治文化底蘊。近年來,共建設普法固定陣地7處、普法長廊8處、固定宣傳欄11處,粉刷固定墻體標語1800多平方米;石洼閘法治文化陣地、汶上同心園法治宣傳教育陣地、梁山黃河先鋒廣場等特色文化陣地層出不窮,多點開“花”。
該局還深入推進“指尖”普法創新實踐,精心打造法律宣傳云展廳,制作《黃河保護法》電子宣傳冊,積極對接東平、梁山兩縣電視臺、信息港及融媒中心,陸續推出今日梁山“一把手談法治”“講案說法”“天天學法”等欄目,通過“視、聲、網”三位一體模式延伸普法觸角,將普法融入群眾生活,在寓教于樂中提升群眾法律素養。
“兩年多來,我們積極參與普法創作,在‘人·水·法’全國水利法治短視頻作品征集活動中,獲得1個三等獎和2個優秀獎;組織參加第三屆‘守護美麗河湖’全國短視頻公益大賽,獲省局通報表揚?!彼尾缡钦f。
強基固本 普治并舉
以法治實效激發普法活力。該局不斷加強執法隊伍建設,落實落細“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將法治實踐落到實處。
錨定“人人都是執法專家”的目標,該局創新開展“三三制”模式法治課堂。2022年9月27日,東平湖水行政執法辦案現場模擬演練活動在東平河務局拉開序幕,執法人員準確、生動地模擬演練執法過程,得到黃委、省局觀摩人員的一致好評。
對內強基準,對外強聯合。該局積極凝聚泰安、濟寧兩市公、檢、法、司、河長辦等執法力量,深入實施“生態110”聯動機制、“新三聯”黃河生態警務機制、司法服務保障機制、公益訴訟協作機制、省際交叉河段聯防聯控機制等河湖監管保護機制,聯勤聯動打出治理“組合拳”。
自2021年以來,該局累計開展日常河道巡查1880次、巡查里程16.5萬余千米,共制止、查處各類水事違法行為122起,核查疑似問題2000余項,整治河湖環境和“四亂”問題638項。
普治并舉,打造“以案釋法”普法品牌,讓典型案例依法解決的過程成為全民普法的“公開課”。
2023年1月16日,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東平湖管理局及所屬東平河務局勝訴與東平縣某公司的行政訴訟案,成為《黃河保護法》頒布以來山東黃河首個宣判的行政訴訟案;非法盜采沿黃山體案被列為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懲處盜采礦產資源犯罪典型案例之一;整治東平黃河灘區違法養殖案被列為2023年最高檢和水利部聯合發布檢察監督與水行政執法協同保護黃河水安全典型案例之一……豐碩的案例成果,對提高社會公眾的黃河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起到良好的教育引導作用。
善治護安,普法惠民;碩果累累,步履不停?!鞍宋濉逼辗üぷ飨掳氤桃呀涢_啟,東平湖管理局將持之以恒、賡續前行、再譜新篇!
圖片由東平湖管理局提供
編輯:王靜琳 慕雨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