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 目前,黃委上游水文局已完成黃河上游測區站網規劃,確定了需新增的水文站、雨量站數量及建設位置,進一步完善了上游測區站網密度和布局。
加快推進水文現代化建設,完善國家水文站網,推進“天空地”一體化監測,對進一步延長洪水預見期、提高精準度至關重要。
黃委上游水文局以實現全測區全要素全自動在線測驗為最終目標,將蘭州站建成全河第一個各要素“在線監測+數字孿生”水文站。同時,在上游測區現有58個雨量站的基礎上,計劃在河源區和小川-黑山峽區間分別新建雨量站69處和101處,實現河源區雨量站網密度為1099平方千米每站、小川-黑山峽區間雨量站密度250平方千米每站;著力填補河源區水文監測空白、完善黃河流域重要控制斷面,基于河源區“十三五”規劃已完成扎陵湖等7個水文站的建設,“十四五”規劃新建達日河等6個水文站、班多等8個水庫壩下監測水文站,“十五五”規劃在河源區新建9個支流站(支流流域面積大于1000平方千米),將河源區水文站網密度提升至3388平方千米每站,以更好地控制區域內流量特征值的空間分布,為黃河上游干流河段防洪調度、水資源管理、水工程建設運行管理等決策提供更加科學準確的數據基礎支撐。(王冬雪 康?。?nb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