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cmqmk"><tt id="cmqmk"></tt></menu>
  • 投稿信箱
    網站地圖
    收藏本站
    設為首頁

    主站首頁

    政務之窗
    走進黃委規劃計劃政務信息政策法規水政信息人事信息公告公報
    新聞資訊
    黃河要聞局院信息基層動態水事縱覽流域瞭望熱點專題網上展廳媒體關注紀實特寫
    在線服務
    服務指南表格下載許可決定在線申報水情信息引黃供水實用工具
    互動平臺
    政務咨詢投訴舉報黃河訪談民意征集建議評論郵箱電話政策解讀
    黃河文化
    文化傳真文學天地藝術博覽大河勝跡歷史走廊民風民俗文體協會
    黃河一覽
    黃河概況樞紐工程黃河記事黃河問答引黃灌區
    當前位置: 首頁 > 首頁欄目 > 事業單位 > 正文

    水文局

      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隸屬于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在業務上同時接受水利部水文司、水利部信息中心指導,是黃河流域(片)水文行業的業務主管部門,指導流域內水文工作。擔負黃河流域水文站網規劃、水文氣象情報預報,所轄干、支流河段和水庫、濱海區水文測驗,水量監測和預報、水質監測業務,流域水文資料整編、匯編和審定,所轄范圍內水文規劃、水文現代化建設,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及水資源、泥沙公報編制,水文系統水政監察等職責,為黃河保護治理和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按照流域特征和業務特點,按三級管理四級機構設置,共有27個單位和部門。局機關設有13個職能部門,水文局紀檢監察機構為黃委黨組直接管理。同時下設5個局直事業單位(含黃河流域水質監測中心)和3個局直企業。二級機構共有6個,分別是上游、寧蒙、中游、三門峽、河南、山東水文水資源局,6個水文水資源局共下轄17個勘測局(隊)。

      目前,黃河流域共有各類水文站網16000余處,其中黃委所屬水文站145處(基本站118處,渠道站18處,新建省界專用站7處,水沙因子實驗站2處);水位站93處;雨量站900處;蒸發站38處;泥沙站118處;水庫河道淤積測驗斷面824處;河口濱海區淤積測驗斷面面積約1.4萬平方千米,共設潮位站19處,基本測驗斷面36處,加密測驗斷面130處。水環境監測中心5個,新設立黃河流域水質監測中心和河南水質監測中心(處于建設階段),負責全流域的雨、水、沙、河道、水庫、濱海等水文要素測報工作。

      按照“三定”方案,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人員編制為2420人。截至2022年底,共有在職職工2023人,離退休職工1633人。2013年以來,共引進高校畢業生76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人,碩士研究生154人,大學本科生451人)?,F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0人,河南省學術帶頭人2人,水利部一級水文首席預報員2人,黃委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5人,黃委拔尖人才3人,黃委優秀青年人才2人。設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人入選河海大學研究生培養基地碩士生導師。

      人民治黃七十多年來,黃河水文圍繞黃河保護治理中心任務,為流域防汛抗旱和水資源管理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技術支撐,特別是在流域內災害性洪水頻發、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廣大干部職工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嚴細求實、團結開拓” 的黃河水文精神,積極開展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建立健全應急測報和調度指揮工作機制,加強水質監測和污染控制,為流域水資源保護提供高效服務,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圓滿完成調水調沙、小北干流放淤試驗、沖刷降低潼關高程試驗、水土保持監測等專項水文水資源測報任務,以科學的態度和務實的作風,為黃河保護治理事業做出了應有貢獻。

      近年來,在水利部、黃委高度重視和直接領導下,黃河水文工作全力提升水文測報能力,特別是2016年黃委黨組啟動新一輪水文測報能力提升工作以來,黃委水文局緊緊圍繞水文測報技術、管理、服務“三個能力”協同提升總體要求,統籌謀劃、分步實施、整體推進,黃河水文測報能力躍上新臺階。

      一是水文自動化監測水平大幅提高。水位、雨量、蒸發、氣象觀測基本實現自動采集、傳輸。118處國家基本水文站、7處省界專用站實現水位自動監測;900處雨量站實現降水量自動監測。承擔蒸發、氣象觀測任務的水文站均配置全自動蒸發觀測設備、氣象6要素自動監測儀器。走航式ADCP在42站投產應用,實現干流站全覆蓋。流量、泥沙在線監測取得新突破,水平ADCP在小川等13站應用;RG-30雷達在線測流系統在青銅峽、潼關等54站應用;自主研發的同位素、光電、振動式測沙儀先后在潼關、花園口等6站開展比測試驗。

      二是水文預測預報能力持續加強。氣象預報方面,開發了黃河流域中尺度降水、氣溫數值預報模型,中短期氣象預報預見期延長至10-15天;建設了中國氣象局衛星地面接收站、黃河流域天氣雷達產品應用服務系統、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等,短時和臨近天氣預報預警能力得到加強。洪水預報方面,進一步完善“黃河洪水預報系統”,預報站點從29站增至72站,預報方案由41套增至93套,洪水預報范圍由中下游向上游和支流延伸。徑流預報方面,建成黃河流域中長期徑流預報系統,開展黃河主要站(區)月、旬尺度徑流預報和年度天然來水量預報,為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提供有力技術支持。冰凌預報方面,開發了基于水文學和熱力學的冰凌預報數學模型,實現寧蒙及下游河段首凌、首封日期,開河日期及最大凌峰流量的預測預報,為黃河防凌調度提供技術支撐。

      三是現代化測報管理模式初步構建。建成由站網管理、水情服務、預報會商、視頻監控等功能組成的“黃河水文綜合信息管理平臺”,蘭州、花園口、濼口等16個干流站初步建成防汛前線指揮部。以勘測局為測控中心,通過提升所轄測站自動化監測能力,推行“巡駐結合”水文測報管理模式改革,在寧蒙、中游2個測區及西寧等5個勘測局試行。

      四是水文信息化建設成效明顯。建成黃河流域水情中心、15個水情分中心,形成了移動通信、計算機網絡、衛星相結合的水情報汛網,構建了報汛站、水情分中心、流域水情中心的三級報汛體系,實現雨水情自動傳輸與處理。2012-2022年,全河報汛站點由930處增至3411處,汛期雨水情信息量由44萬份增至近1700萬份,到報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開發了“黃河水情信息查詢與會商系統”,成為黃委應用最廣泛的信息服務系統。

      五是水文服務社會能力日益增強。主動服務地方防汛抗旱,服務對象從市級防辦延伸到縣級防辦。積極融入地方水利事業,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水資源評價、勘察設計等技術服務,完成龍羊峽、小浪底等水庫群情報預報、南水北調中線流量率定等任務,服務內容從防汛、防凌向水資源調度、水環境保護、水生態修復等方面拓展。

     

      地址:鄭州市城北路東12號

      網址:http://www.hwswj.com.cn/


    發布時間:2011年08月12日   責任編輯:徐健  來源:
    網站簡介 |  網站大事記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Copyright 2001-2011 YRCC.CN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府網站標識碼:bm20020013  
    豫ICP備 14028857號
    主辦: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 承辦:黃河網站 技術支持:信息中心
    黃委總機:0371-66020114 地址:鄭州市金水路11號 郵編:450004 黃河網站電話:0371-66023875 66023838 66023861
    投稿信箱:hhw@yrcc.gov.cn QQ:1029849573
    >> 无码爽到喷水免费视频观看,啊灬啊灬啊灬快好喷水视频无码,欧美姓爱,黄色污污视频网站,欧美在线视频免费,黑人又长又粗进去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