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畫像石拓片《孔子見老子》
大禹治水、孔子見老子、泗水撈鼎,這些歷史故事通過它流傳后世;神話傳說、舞樂百戲、農耕漁獵,這些生活場景在它上面精彩呈現。它,就是被稱為漢代“百科全書”的漢畫像磚(石)。
洛陽市展出的“大漢氣象——洛陽漢畫藝術博物館迎春拓片展”,通過120余幅漢畫像磚(石)拓片及部分漢畫像磚(石),向您講述兩千年前漢代人的真實生活及所思所想。
如果您有興趣,就和我們一起去欣賞吧。 ——編者
史宗義本是一名畫家。二三十年前,當他第一次看到漢畫像磚時就被迷住了,從此尋尋覓覓,終于建起了洛陽漢畫藝術博物館。
該博物館位于天子駕六古玩城老城店四樓,主要藏品包括漢畫像磚200余塊、漢畫像石100余塊,內容囊括了漢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漢畫像磚(石)的畫面多布局嚴謹、十分精美,也有的如孩童涂鴉般拙樸,令人忍俊不禁。
今天,我們就先欣賞和洛陽關系緊密的漢畫像石《孔子見老子》吧。
《孔子見老子》,表現的是春秋末期孔子到洛陽向老子問禮之事。史宗義介紹,畫面中,拄著拐杖的老子和其身后二人,與孔子及其3個弟子相對而立。他們中間有一小孩兒,推著獨輪玩具車似在與孔子說話。
他說,在我國已發現的有關孔子見老子的圖像中,都有這么一個小孩兒,目前一般認為是項槖(tuó)?!稇饑摺分姓f:“項橐生七歲,而為孔子師?!眰髡f有一天,項橐和小伙伴在道路上筑城玩耍,擋了孔子一行的去路??鬃佣Y貌地請他們讓路,項橐能言善辯,硬是讓一代圣人孔子繞“城”而行??鬃雍芘宸楅?,遂拜其為師。
反映孔子見老子的畫像石,最早出現于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東漢末年逐漸絕跡。
在道教中,老子乃地位尊崇的太上老君,漢代人相信,死后若能拜見太上老君,可免受鬼官之“考謫”而升天成仙。這就是記載儒家先師孔子與道教始祖老子歷史性會面的壁畫,屢屢見于山東、江蘇、河南等黃河中下游與長江中下游地區墓葬的原因。(洛陽晚報記者 劉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