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的小說《乞力馬扎羅的雪》,文中的作家哈里去非洲狩獵,汽車在途中拋錨時,他膝蓋上的皮膚不幸被刺劃破,染上了壞疽病。隨后,他在面對“死亡”和“即將死亡”之時,表現出復雜的心靈狀態。海明威通過對哈里死亡經歷的描寫,把他傳奇般的生活遭遇和獨特的遇險經歷,優雅而豐富地展示出來,從而營建了一個雪山般的生命狀態,那生存經歷、情感煙云、精神境界,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海明威將哈里的心路歷程與靈魂歸依,刻畫得奇妙絕倫。
哈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身心受到創傷,憂郁、恐懼,總是糾纏著他。哈里志愿參戰,奔赴意奧前線為國浴血奮戰。后來,在西班牙內戰爆發時,他以記者身份奔赴前線,目睹了內戰中的生生死死,他的心靈再次受到創傷,悲哀和死亡,籠罩著他的靈魂。他曾經是個正直青年,但后來迷戀金錢,追求享受,過上了自甘墮落的放蕩生活,放棄了自己的寫作之路。
臨終前的哈里,很是后悔,他想到他要寫的東西很多,如戰爭、愛情、旅行等,可以寫幾十個有趣的故事。他痛苦地反思人生,不再恐懼死亡,逐漸變得坦然和超脫。在談論死神時,他認為千萬不要想象死亡是鐮刀和骷髏,它可能是兩個警察從容騎著自行車;或是如一只鳥兒一樣輕松飛翔;也可能像鬣狗一樣,有一只大鼻子,讓人討厭,又有些可愛。這時的哈里,在對死亡深層的感悟中,讓精神超然于塵世之外,獲得重生。就像小說文本中提及的,“心靈上的脂肪去掉后”,獲得新生意識,變得充滿活力。
哈里在臨死前的幻覺中,被抬上了飛機,飛機載著他飛過森林和山谷,飛過萬千自然景象,最后從“瀑布”里穿了出來。于是,極目所見,他看到了“像整個世界那樣寬廣無垠,在陽光中顯得那么高聳、宏大,而且白得令人不可置信,那是乞力馬扎羅方形山巔上的雪?!蹦巧綆p的雪,猶如黑暗中的曙光,清冷無比,散發光輝。又充滿了寒意的溫暖,熱情縹緲,浮游動蕩,有一種原始的、靜穆的、崇高的美。
在小說里,海明威寫到了食腐動物禿鷲和鬣狗,那是象征哈里死亡的重要標志。小說從陳述豹子的尸體開始,生發懸念,讓哈里想到了與雪有關的種種往事,從而想到巴黎的頹廢生活、戰場上的可怕經歷和一些不經意碰上的死亡事件。關于打獵的事情,寫得似乎比較輕松,但接著寫到了特里貝格客店主人的死,還有保爾·魏爾蘭的死,尤其是威廉遜死前無法消除的痛苦,寫得觸目驚心。哈里是在帳篷里的擔架床上死去的,他不可能坐上飛機,海明威只是運用意識流的創作手法,寫出了哈里的意識終結。
“乞力馬扎羅方形山巔上的雪”,有形也無形。文中開頭提到,被稱為上帝廟殿的西高峰近旁,有一具已經風干凍僵的豹子尸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么,沒有人做過解釋。那豹子,在尋找什么并不重要,它在此地出現,本身就有了獨特的魅力。與其說豹子的死亡,是一場“雪傷”,倒不如說它尋找到了安寧與圣潔。那種努力掙扎與渴望救贖的心路歷程,對于故事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面對死亡時,找到安寧的歸宿。生命的源流與渴望,在厭棄、悔恨與絕望中,變得模棱兩可,卻又豐沛充盈。
編輯:胡少華 范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