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十月節。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時節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準備冬眠,規避寒冷。我國勞動人民善于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探索、總結,許多妙趣橫生的立冬諺語因此流傳下來。
我國古代將立冬節氣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p>
人們發現,立冬日的天氣狀況會對未來的氣象產生影響,于是用諺語記錄下來,如“立冬無雨一冬晴”“立冬東北風,一冬好天空”“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立冬打雷要反春”“立冬刮北風,皮襖貴如金;立冬刮南風,皮襖掛墻根”等。這些帶有預測性的諺語是人們經過長期的摸索和總結得來的,用來指導未來的活動。
立冬后“萬物收藏”,秋季作物收曬完畢,動物藏起來準備冬眠?!傲⒍蜍洍?,蘿卜一齊收”“凸山對凹山,好水在凹間”“山上和尚頭,清水斷了流”“西風響,蟹腳癢,蟹立冬,影無蹤”“立冬花衰護根苗,剪枝壅土根覆草”等,都是表示物候變化的諺語。
立冬節氣諺語,最多的當數指導農事的諺語,很多經驗對今天仍具有指導意義。立冬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東北地區大地封凍,農林作物進入越冬期;江南正忙著搶種晚茬冬麥,抓緊移栽油菜;而華南卻是“立冬種麥正當時”的最佳時期。在種植業,不同地區的農諺有不同的特點。如北方農諺“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立冬無見霜,春來凍死秧”“冬耕宜早不宜晚”“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南方農諺“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銀”“立冬三日陽,谷子堆成倉”“立冬無雨一冬晴,要落三回沒稻根”等。漁業、林業、畜牧業亦然,如“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軟棗”“樹葉落,地未凍,冬季植樹好時令”“立冬溫漸低,管好母幼畜”“季節到立冬,快把樹來種”“冬前栽樹來年看,來年多長一尺半”等。
冬季氣候寒冷干燥,作物比較匱乏,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人們的起居、飲食等生活方式。對此,人們也總結出立冬過后適宜強身健體的生活常識,并以諺語的形式流傳下來。如我們熟知的“冬吃蘿卜夏吃姜”“立冬有食補,春來勇如虎”“立冬補嘴空”“干菜曬滿筐,不怕年景荒”“立冬食蔗齒不痛”等。
編輯:胡少華 范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