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引
推動黃河保護治理宣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
問:請談談黃委新聞宣傳出版中心是如何圍繞“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總要求開展主題教育的?
答:黃委新聞宣傳出版中心(以下簡稱宣傳中心)黨委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牢牢把握總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學研查改一體推進,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一是統籌部署,在理論學習上下真功。健全組織架構,制訂方案計劃,將任務納入季度黨建督查,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健全“中心組+黨支部+青年小組”研學格局,通過舉辦讀書班、組織輔導講座、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地研學、開展專題學習研討、講授專題黨課等,深刻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力量。各黨支部認真開展集體學習、主題黨日活動和“三個以案”專項行動,守好紅色根脈,傳承紅色基因,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是找準問題,在調查研究中謀發展。圍繞提升新聞宣傳質效、新媒體運用、黃河文化選題策劃及圖書出版、發揮黃河博物館宣教陣地作用、解決民生熱點等重要領域,宣傳中心共確定調研課題27個。黨委領導班子成員率先牽頭調研,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分別領題調研,共計開展實地調研96次,深入查找短板弱項,積極為發展出謀劃策,共形成調研報告27篇。
三是聚焦問題,在檢視整改中見實效。黨委領導班子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刀刃向內,切中肯綮,深入查找新聞宣傳工作、黃河博物館展覽展示、內部管理等方面問題,建立動態更新臺賬和干部隊伍教育整頓問題清單,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不斷健全完善長效機制,6條問題已全部完成。各部門(單位)查找問題58條,已整改完成56條,2條取得階段性成果,切實將問題整改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踐動力。
四是文化惠民,在辦實事中暖人心。宣傳中心黨委發揮黃河保護治理宣傳文化工作優勢,制定并完成文化惠民項目2項,為唐克、三湖河口、丁家溝等7個水文站捐贈圖書500余冊,近3年累計為22個水文站捐贈圖書3000余冊,積極助力治黃一線文化建設;加強黃河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志愿服務站點建設,更好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服務社會大眾。各黨支部共確定宣傳文化等民生實事21項,目前已全部完成。
問: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請您結合牽頭調研課題,談談如何堅持調研開路,通過大興調查研究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促進新發展的?
答:根據《宣傳中心黨委大興調查研究實施方案》要求,我以治黃宣傳為課題,從媒體單位和治黃單位兩方面切入,先后5次深入黃河報社、黃河電視站,焦作、德州兩河務局及其下屬4個縣級河務局、2個管理段,以及黃河中游水文水資源局及所屬1個勘測局、3個水文站座談交流、實地調研,了解宣傳隊伍建設、新媒體運用、通聯隊伍作用發揮、通聯隊伍與媒體單位協作等方面的經驗與短板,征詢對宣傳中心服務一線治黃宣傳工作的意見建議。從調研情況看,各單位能夠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嚴把稿件審核關,積極挖掘治黃亮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主動運用新媒體擴大宣傳覆蓋面,展現治黃一線擔當作為。但是也存在重大宣傳深度策劃不夠、宣傳隊伍建設不足、缺少對全媒體人才的培養等問題。下一步,將加強治黃宣傳重大主題策劃,提升策劃能力,明確實施步驟,確保宣傳實效;不定期舉辦新聞宣傳業務培訓,提高通聯隊伍宣傳水平;加大新媒體運用力度,在黃河報社和黃河電視站至少培養1到2名全媒體人才,加大新媒體傳播力和影響力;持續加強宣傳中心各媒體單位與治黃基層單位的聯系溝通,積極探索多領域、深層次、全媒體協作聯動,凝聚廣泛宣傳合力。
問:請您結合工作實際,談談本部門(單位)主題教育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案例。
答:一是聚焦主責主業,加強主題教育宣傳。認真履行黃委專責新聞宣傳機構職能,抽調4人專門負責主題教育宣傳工作,先后完成《黃委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部署會》《黃委持續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以磅礴思想偉力 塑滔滔大河之治》等重磅稿件。報、網、臺創新宣傳形式和載體,開設專欄專題,多角度多層次展現黃委黨組及大河上下主題教育工作進展、先進經驗和創新做法,以宣促學見行動,以學促干建新功。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微信公眾號、視頻號與傳統媒體同行,及時更新各部門各單位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的行動與成效。截至目前,共開設主題教育欄目、專題9個,刊播有關新聞470余條(篇),營造了全河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的良好氛圍。
二是厚植文化根基,持續推動黃河文化建設。管好用好黃河博物館文化陣地,進一步擴大黃河文化影響力,選送的作品在全球水博物館聯盟第四屆國際青年大獎賽中榮獲繪畫獎;打造高質量文化期刊,《黃河 黃土 黃種人》在“開卷--河南書籍設計展”中榮獲三等獎;利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專項基金謀劃文化項目,繼續推動“活化黃河傳統技藝影像”和《薪火傳承》文化項目建設,出版黃河文化系列叢書,加大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力度;推動黃河標志和吉祥物在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黃河治理工程與文化融合項目、黨建示范帶等場所普及應用,聯合制作《河寶說法》系列普法動漫等,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新階段黃河流域水利高質量發展凝聚精神力量。
編輯:周黎 范江濤
|